![]() |
這是一本適合各個人生階段閱讀的理財書籍,也適用各種職業身分 : 上班族、自由工作者、企業家或投資人士做參考。提供正確、正面、積極的方法,深入說明觀念和實際可能的情境,從各個面向去探討和學習,不是紙上談兵,也沒有只喊一些口號,如何投資的篇幅只佔一部分,更重要的是,如何全方位規劃和打造適合自己的生涯。
想學好理財 ? 多看財經類的好書
我很喜歡閱讀,對投資理財也很有興趣研究,大約從2017年開始大量從圖書館借書,看過的每一本書都會用excel記錄,陸續看超過50本理財書籍,除了書籍也常看網路文章,即使自認對投資理財已有一些基礎和心得,仍持續會找相關的書來看,一方面可以加強觀念,一方面看看是否現有的投資方法需要調整,以及吸收各種待學習的知識。
最近看了這本《小資族下班後翻倍賺》,作者蕾咪Rami 是來自台東務農家族,沒有富爸爸,從月薪2、3萬到28歲財富自由,32歲就完整經歷了《富爸爸,窮爸爸》書中所提的四種身分: 員工 ( E ) / 自雇者 ( S ) / 企業家 ( B ) / 投資人 ( I )。
這樣的故事也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,媒體也很喜歡報導這樣的故事,看完書的內容,不會覺得過度華麗,可以感受到全部都是作者的親身經驗,以及持續不斷朝對的方向努力。多年前我在 Youtube 看過蕾咪的影片,但當時也許是我沒特別用心,也或許忙於工作和家庭沒時間,但無論如何,現在因緣際會看了這本書,讓我相當佩服作者可以從各個面向寫的這麼完整和專業。
完整闡述了三大部分必要的觀念
本書分成三個部分 : 認識金錢,用時間賺錢,用錢賺錢。
第一步就是做好財務規劃,管理收入來源。除了找出自己的財務目標,同時也根據不同角色身分提出建議的帳戶理財法,包括 : 個人 / 夫妻 / 有小孩的家庭 / 自由業 / 創業家。同時對於 : 極簡理財法 / 信用卡理財法 / 債務理財法 有深入的說明,另外也分析了保險的重要和如何規劃。
第二步是打造黃金履歷,提高主動收入。從還是學生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耕耘,如何想辦法得到海外的學習或實習經驗,即使沒錢又該如何找資源。成為上班族後,該如何深化學習甚至跨領域整合,同時也盤點自己的興趣試著發展出多元收入。另外,如果不是一般的上班族而是自由工作者,該如何接案以及推廣個人業務,同時避免被客戶砍價或被拖延款項。
第三步來到用錢賺錢,投資策略的運用以及做好資產配置。把自己當企業家,認識財務三大報表,了解基礎商業邏輯。股票投資的策略和類型,以及股票交易必須要有的基本概念。就連房產投資也有很不一樣的見解和做法,不是像媒體只會說 「要不吃不喝 xx 年才能買得起 xx 房」這麼負面。
讓我回顧一路走來的階段
我現在的人生階段算是處於第三步,從年輕到現在一路走來,對於作者所提的很多觀念和目標都相當有共鳴,例如帳戶管理法、財務目標、如何成為高薪上班族、如何把自己當成企業家來管理、甚至股票相關的一些概念,透過閱讀本書讓我更加清晰。
另外,書中最後有一小段提到慈善捐贈能提高投資勝率,這點我蠻認同的,書中提到「不只可以累積福報,更大的原因是可以培養投資應有的正確心性,進而提高投資勝率」。我在2020年底開始了固定的捐款給幾家機構,直到現在即使已離開職場,仍然維持固定的捐款習慣,也剛好在這幾年,確實資產有很明顯的增加,有能力幫助需要的人,的確讓人感到快樂也有成就感。
不同的人生階段皆可閱讀
這本書的書名雖然是《小資族下班後翻倍賺》,我認為不只是小資族受用,中產階級甚至是有自己事業的人都適合閱讀。如果對生涯規畫還處於初期,或是已執行一段時間但成效不好,這本書可以提供很完整的觀念和方法;若有創業的想法,書中也有經驗分享,包括怎麼籌資金、找補助或貸款、利潤要怎麼抓。
雖然已經離開職場,未來也許還是有可能做有興趣的兼職、自由工作者、或嘗試打造多元的被動收入,在本書中都可以找到相關的經驗分享,很多習慣的養成和正確的執行力,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外,多閱讀優秀的人寫出來的文章或書,可以讓自己減少一些摸索的時間,也可以避免ㄧ些錯誤。
作者很年輕就財務自由,剛開始如願遊山玩水、環遊世界、學習各種興趣以及到處遊學,後來成立了公司,拓展團隊,成就更多事情,她在書中提到「有一種快樂是再多奢侈與享受都取代不了的,就是解決問題與幫助他人的成就感」感覺上這是一個更高的境界,雖然我現在還無法體會,但也許可以成為我未來的目標,這也是我閱讀本書的另一個收穫。
留言
張貼留言